主角是莫丛莫丛的古代言情《咸鱼不爱翻身》,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,作者“暴躁的短头发”所著,主要讲述的是:经过昨天打小孩儿的院子旁,里面出来一个年轻的男人和女人,女人对着阿粥说道:“阿粥啊,这么早就上山啊?”“对啊,张婶。”“哎哟哟,阿粥可真勤快,可不像我家那两个小子,懒得哟,现在还在睡。”阿粥听了只是笑了笑。“好了,婶子不耽搁你了,赶紧去忙吧...
第二日,天擦边亮的时候,鸡叫、狗吠声一声盖过一声,提醒着大家起床干活,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地从屋里出来走出来,拿上工具,开始今天的劳作。莫丛睁开眼睛,望着远处的朝阳,以及忙碌的身影,感叹着“又开始新的一天。
一晚上的时间,莫丛已经会熟练的控制好自己的身体,不再看着像是镶嵌在树里面。虽然别人看不到,但是莫丛还是对自己严格要求,自己看起来至少要正常一点。
这时候,身后边的门也打开了,阿粥从里边走出来,背上高出人头的背篓,拿起弯刀、小锄头,听着娘的嘱咐就上了山。刚出了院门没多远,莫丛就自动地跟在小孩儿的身边,没忍住又翻了一个白眼儿。
经过昨天打小孩儿的院子旁,里面出来一个年轻的男人和女人,女人对着阿粥说道“阿粥啊,这么早就上山啊?
“对啊,张婶。
“哎哟哟,阿粥可真勤快,可不像我家那两个小子,懒得哟,现在还在睡。
阿粥听了只是笑了笑。
“好了,婶子不耽搁你了,赶紧去忙吧。说完朝摆了摆手,让他先去忙。
阿粥听了这话赶紧说了声“张婶,张叔,我就先走了。话语刚落转身就走。
背后还听到了张叔张婶的说话声,“哎,也是可惜了,你说周有全当初怎么就这么忍心,听他老娘的话跟范氏和离,然后把他们丢在这里,自己出去谋生过逍遥快活的日子,连带着把自己的老娘也接走了,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?
“行了,你管这么多干嘛,不是还有房子还有地嘛,不愁吃住的,有啥可惜的。
“再有吃,没个男人有什么用,再说阿粥那三天两头晕一次的身体,真不知道范氏怎么办哦。
……
阿粥越走越远,背后的声音也渐渐模糊,莫丛看着眼前这个有点可怜的小孩子,想着自己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,帮助他就更谈不上了。就这样七拐八拐,过了半个多小时,阿粥停了下来,开始弯腰在地上摸索着。
莫丛看了一眼周围,进山的这边,树木不是特别高大、草丛也不是特别茂密,他们现在待的地方处于密林和外边的交界处,可能是阿粥无意中发现的私人领域,所以比较隐蔽,再往里走参天的大树摆在眼前,密密层层,还未曾进去,就感到寒气扑面而来。
瞄了一眼背篓里,有菌子、地皮、木耳,看着摘的这些东西,莫丛推测不出现在是个什么朝代,更何况自己也是个历史渣。随着背篓的东西越来越多,阿粥的搜索范围慢慢扩大,莫从也不管,自己又飘到树上,耳边是阿粥细细簌簌翻草丛的声音。
就在莫丛安安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崇山峻岭时候,耳边传来一阵惊呼声,莫丛一回头,不远处只剩下背篓,阿粥人却不见了,他着急忙慌地下了树,脱口就喊“阿粥。才想着他又听不到,索性自己飘远一点不就行了,莫丛沿着来时的路,约莫飘出去五十米的距离被拉扯到了阿粥的身边,莫从看着眼前扶着墙壁的阿粥舒缓了一口气,心里想着“还好还好,没事儿,不然吓死人了。
又看了看四周,这是个约莫能容纳三十人的山洞,仔细的听还能听到有流水的声音,从洞口下来是比较缓和的斜坡,洞口不是特别大,但是被长满刺的藤蔓遮挡着。
这边莫丛四处观察着,那边阿粥已经开始探索这个山洞了,莫丛跟在他的身后,两个人慢慢的往里走,一条清澈的河流出现在他们的眼前。
阿粥收拾了一下自己,对这个没有啥东西的山洞毫无兴趣,随即又小心翼翼地从刚刚摔下来的地方爬上去,看了一眼背篓还在,继续搜刮山货,大概半背篓的样子,又拿起柴刀开始砍柴。
莫丛看着他忙上忙下,感叹道“果然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等什么都收拾好了以后,阿粥背着背篓准备回家,抬头看了一下天,现在才大亮,于是紧赶慢赶地回家,准备早饭。
这时,田坎上家家户户都是准备回家的身影。
“娘,饭好了,可以吃饭了,今天早上捡了许多菌子,等会儿吃完早饭,你在家里把它收拾好晒好,我去地里收拾剩下的。阿粥摆好碗筷,对着刚进门的娘说着。
“好,晒干后跟以前的装在一起又是一大口袋,可以托你福满叔去镇上卖了,看家里缺什么物件儿就添。
听着娘说这话,阿粥咽完嘴里的饭说着“娘,到时候我去吧,就不麻烦福满叔了,我也可以的。
“行,等会儿收拾完家里,我去地里跟你一起。范氏听了儿子这样说,想了想同意了,又想着地里的活也不能让阿粥一个人做。
“娘,不用了,你伺候了这么久的庄稼,我也学了,而且也不是没有多少了嘛,我一个人就可以干,你在家就行了。
看着娘还要说点什么,阿粥三下五除二吃完了饭,拿起锄头、镰刀、背篓就急匆匆的出门了,走时还不忘叮嘱“娘,我就先下地去了,你等会儿别来,晌午我自己回来吃饭,正午头太阳晒。
莫丛跟在他的背后,这时候地里已经来了许多人,都在忙着各自的事,阿粥站在玉米地前,除草、浇水、施肥埋头苦干,多余的事情也是不会干了,莫丛看着套种的玉米黄豆,发出疑问,什么朝代开始农作物套种的?这时候没有研究历史喜好的他就陷入了沉思,只希望是和平年代吧,但是又发现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。
这边忙的热火朝天,旁边树底下几个妇女开始躲懒唠家常了。
“你们今早上看到了没?刘家的大儿子回来了。说完得意的看着眼前听八卦的这些人。
“那有啥讲的,学堂休沐就回来了呗。坐在旁边喝水的妇人不以为然地说道。
“我说的是他前头给他生的那一个。
听到这里,众人惊呼道“不是说打仗死了吗?是去年还是前年来着,我们还看到官爷拿了抚恤金,可把他爹高兴坏了。
“啧,那不可是嘛。
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,有谁喊道“哎!快看,朝村长家去的那不是刘家的二儿子吗?这时候去村长家干嘛?
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看了看,纷纷起身,朝着刘家走去,再等一会儿,刘家二儿子和村长经过,地里的人又少了大半,莫丛心里想着“果然凑热闹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传统。又看了一眼依旧忙碌的阿粥,哎,他也想去凑热闹。
莫丛百无聊赖的坐在树上,看着忙着热火朝天的人,忙完这块搞那块,渐渐的日头越来越大,刚刚随着村长去往刘家的大部队也回来了,这时,地里就开始正儿八经地变成了八卦之地。
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,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“嗡嗡嗡的,七嘴八舌。
“哎,你们说这刘发财是咋想的,好好的儿子回来了,不想着给他找媳妇儿成家立业,居然就这样分出来了,就给了一个破茅草屋,当初被征兵的时候,要不是他儿子,指不定他现在死哪儿去了。
“怎么想的?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呗,你看他现在这个婆娘,给他生了两儿一女,其中一个大儿子现在可是童生,二儿子也成家了,就等小女儿出嫁,他可不美滋滋,谁还想着前头这位生的。
“可不是嘛,刘发财以后等着大儿子中了秀才就享福了。
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,突然出现了一声尖锐的吼叫声“一群长舌妇,小心下地狱被钩舌头
“哟,敢做不敢认,我们说的不是事实?其中一个妇人拿着镰刀,手叉着腰,趾高气昂的说着。
莫丛坐在树上,听着他们吵起来再到最后打起来,终于吃到第二手瓜。
他们说的这个刘发财前头娶了个媳妇,不过生产的时候被婆婆磋磨,儿子还不到三岁就死了,起初这家人还有点良心有点害怕,对这个小孩好过那么一段时间。但是不到半年,又快速的找了个好生养的。
刘发财是个既刻薄又窝囊的人,不过刻薄都是对家里人,后娶的这位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儿子,这下可不高兴坏了刘老婆,后面接二连三又是儿子女儿,这下前头这个是彻底被当牛做马,甚至于还让半大个孩子顶替老子去服兵役,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,又怕当初的抚恤金给要回去,索性眼不见心不烦,就把人家给单独分出来,净身出户。
听完八卦,莫丛不禁感叹道“啧啧啧,极品这种东西还真是哪哪儿都有,并不是农村里的人就要纯善一些,坏人始终是坏,不过也不知道这位大哥长得好不好看。想到这儿,莫丛拍了自己一巴掌,嘴里嘀嘀咕咕着“想的有点远,有点远。
原本热热闹闹的,现在安静了许多,有的家里人开始送午饭,看着树下,田地边随地而坐的人,不管三七二十一,端起碗就从树上扯两根棍开吃。
阿粥这时候也收拾好农具,准备往家冲,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,他也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就走了,刚到家,就看到自己娘已经收拾好午饭。
吃完午饭,母子俩依然坐在树底下乘凉。
范氏看着眼前十六七岁的儿子,缓缓的叹了口气说着“阿粥,你刘发财叔叔以前的那个儿子回来了,就是你小时候常常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的刘书青哥哥
“嗯,我今天在地里听到他们吵架说到了。阿粥听娘说书青哥哥的事,又疑惑娘怎么知道的。
“今天早上你胡婶子串门,就聊起这事儿。范氏理了理手上的针线又继续说道“哎,他们俩也是作孽,书青那孩子小时候看着乖巧,后面……
范氏欲言又止,“跟你一个小孩说这个干嘛,等到时候书青安定好了,能搭把手就搭把手,小时候幸亏他能带着你。
“嗯,好,我知道了娘。
两人就这样在院子里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这时候,隔壁那座废弃的茅草屋传来声音,母子俩站在院子里看着隔壁进进出出的刘书青。
范氏对着自己儿子说“阿粥,在家院子里摘点菜送过去,问一下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在我们家借,以后大家都是邻里,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
阿粥听了母亲的话,从家里菜园子摘了蔬菜提了过去。阿粥站在茅草屋前,朝院子里喊了一句“书青哥。
这时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个身高大约一米九的男人,身材很壮实,看着院外站着的人,收拾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走近,刘书青看着眼前这个到自己肩膀瘦弱无比的人,还不等他开口,阿粥说话了“书青哥,我是阿粥,这是我娘让我拿过来的,还说你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一声,我们现在是邻居要互相帮助。说完话又把手里的东西向前递了递。
刘书青看着眼前这个小孩儿,想起了以前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叫书青哥哥的场景,眼里充满笑意接过篮子说着“我知道,阿粥,小时候常常跟在我后面,回去谢谢范婶,如果有需要我再叨扰,今天还没收拾好就不请你进去坐了。阿粥听了他说的话,连忙摆手拒绝。
莫丛坐在树上看着俩人的总觉得怪怪的,不过说实在的,那个叫刘书青的长得倒是挺好看的,满足高富帅的高帅。可惜摸不着。想到这,莫丛又给了自己一巴掌“流氓、流氓。
下午阿粥也没去地里忙,在家里收拾菜园子,收拾好往期存的干货,到时候方便卖,隔壁奋斗了差不多一天,终于把快垮掉的地方收拾好,只剩院子里的杂草还没动。
忙碌又悠闲的一天就这样结束。
小说《咸鱼不爱翻身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《畅销小说咸鱼不爱翻身》资讯列表:
为您推荐